2025年3月6日上午,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陶士振教授级高工受邀来公司作题为“氦气形成条件、富集规律与选区评价”的专题报告。讲座由3044am永利集团常务副经理王爱民主持,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王晓飞高级工程师、3044am永利集团陈小辉书记、科研处胡广涛副处长以及30余位师生参加此次学术活动。
陶士振教授从四个方面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氦气资源最新的研究进展。陶教授首先介绍了被称为“气体芯片”的氦气资源在现代工作和国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以及面临的卡脖子风险。接下来从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形成主控因素的复杂性等方面讨论了多类型氦气的形成机制与富集模式、氦气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XAI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最后,提到了氦气在天然气勘探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开发中,强调了氦气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陶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让与会师生都受益匪浅,师生们积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陶教授进行了热烈地交流讨论。
报告结束后,陶士振一行还受邀参观了公司校史馆,对公司深厚的红色底蕴感到震撼,对公司最近几年追赶超越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
个人简介
陶士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十四五”中国石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氦气项目经理、国家科技部重要项目氦气勘查评价技术课题长;“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致密油项目常务副项目长、课题长。曾先后任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研究所总地质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院企业高级专家,2018年入选中石油首批“石油科学家”培育对象。《中国石油地质志》系列丛书(第二版)总编委;《总论》卷编委、编写组副组长和统稿组组长;《中国矿产地质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产地质志·油气卷》副主编。现任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中国氦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流体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先后从事岩性地层油气藏、致密油气与页岩油、无机成因气及氦气等常规/非常规油气地球化学与成藏综合评价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集团公司重大专项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中石油科技与生产项目、油田公司委托项目等项目/课题50余项。获省部级和局级科技进步奖20项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制定/修订行业、企业和团体标准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