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传承红色精神,勇担民族大任,2024年7月20日,由永利集团“星火理论”宣讲社和永利集团“星火”员工党建工作室组建的以乐讲“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3044am永利集团红色宣讲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由斯星力同学带领大家参观绥德革命纪念馆,实践队成员在这里驻足、凝视、思考,用认真的态度,汲取革命先辈的智慧与勇气,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绥德革命纪念馆的展出内容丰富多彩,以“西北人民革命的一面光辉旗帜”为主题,布设了“西北革命运动兴起的策源地”、“陕北土地革命斗争的中心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模范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四大板块,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绥德的革命历程。
宣讲活动中,斯星力同学为大家讲到,1917年夏,25岁的李子洲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这一时期李子洲结识了毛泽东 蔡和森等湖南青年,毛泽东赞美李子洲“质朴而豪侠,勇敢而坚强”。五四运动中,李子洲担任北京大学员工会干事,积极参加火烧赵家楼等正义斗争,1923年初李子洲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李子洲出任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董事长。,从此办学校育英才,进行革命斗争,便成为他一生的追求,1924年秋“四师”开学后,李子洲就积极筹划建立党团组织,同年11月,在学校成立了中共绥德(四师)党小组,12月上旬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四师绥德支部。
1925年初,耿炳光受北京党组织派往陕北指导四师绥德党小组扩建为党支部,直接归中共北京区委领导,至此,陕北的第一个党支部正式成立,开始在周边发展党团组织,到1927年7月,建立起中共绥德、榆林、延安3个地委,陕北23个县就有17个县建立了党的组织,一个军队支部,使党的力量在偏僻的陕北乃至西北地区逐渐发展起来,“四师”也名副其实地成为了西北革命策源地和活动中心,被称为大革命时期的“红三角”,李子洲被党内同志们称颂为“西北的守常”“陕甘党组织的顶梁柱”。
为了改革旧教育和培养新人才,李子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员工的必修课,并亲自授课,还率领青年员工积极投身对群众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唤醒群众关心国家大事,因此“四师”的员工不仅在这里学到了知识,更是解放了思想,“四师”的新式教育得到了学子和民众的广泛认可,影响力不断扩大,陕北各地乃至关中,宁夏,山西、甘肃等地的学子争相报考“四师”,一时间,各地英才云集于此,到1926年冬,“四师”全校大部分员工都加入了党团组织,其中白明善,马明方,张德生等100多名“四师”员工参与创建陕北,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最后,斯星力同学讲到,在绥德革命馆的直观感受,能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从而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